最新新闻

首页  最新新闻  最新新闻

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生学术论坛总结(第四十一期)
2012-06-29 16:34:27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2012年6月29日,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第41期研究生学术论坛在田家炳教育书院521学术会议室举行。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有孙绵涛教授、康翠萍教授、祁型雨教授、邓旭副教授、吴云勇副教授、王刚副教授、马敬华博士、王艳老师、张翠华老师及研究所全体研究生。本期论坛由乔芳和赵敬妍共同主持,由沈阳师范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康翠萍教授及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2011级硕士研究生孔含笑两人分别做《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取向研究——基于大学组织特性及人性的思考》和《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研究述评》的报告。
    康翠萍教授在《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取向研究——基于大学组织特性及人性的思考》报告中指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取向是在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基于对大学组织特性及其人性的理性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倾向和价值选择。康教授指出大学组织的“学术自由性和学术受控性对立统一”的双重属性决定着大学管理制度的应然取向在于学术取向与政治、经济取向的对立统一,要改变当前大学管理制度取向的倾向性及其弊端,必须在重新定位和认可大学组织的双重性品格基础上,彰显学术取向而淡化政治、经济取向。康教授的报告是她申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类)国家级课题“基于组织特性”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取向研究(课题编号:BIA080024)部分研究成果的展示,且《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取向研究——基于大学组织特性及人性的思考》一文已在《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发表。康教授从课题研究成果与形式、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课题研究观点与结论、课题研究不足与分析、课题后续研究与展望这五个方面展开了她的国家课题研究汇报,并重点陈述了课题研究过程及其方法、课题研究观点及其结论。康教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下:第一,组织课题组成员在申报课题文献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文献范围,广泛收集文献,并对其做深入分析;第二,讨论课题总体框架及子课题分工,并组织相关学者开题;第三,组织开展课题的调查研究,设计问卷以及访谈提纲,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第四,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分报告和总报告。在课题的研究方法上,康教授将文献分析法、调查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有机的统一起来,并得出以下几点研究结论:第一,大学组织特性及其组织中的人性特征与大学管理制度的取向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什么样的组织特性观,就有什么样的人性观,从而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取向;第二,大学管理制度取向是人们在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基于对大学组织特性及其人性的理性认识和定位基础上对大学管理制度倾向性所做出的一种价值选择;第三,从有组织的角度,社会生活领域存在着三种不同组织:即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学术组织,三大组织的根本不同就在于:政治组织以权(Power)为轴心,以权力为基础,以行政指挥为运行手段开展相应活动;经济组织以利(Profit)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以金钱交易为运作机制开展相应的浩劫;学术组织以理(Truth)为核心,以求真为目的,以传授、研发知识为运作方式开展相应的活动;第四,大学属于学术组织的范畴,大学根本属性应该是学术性和学术自由性。但从现实性上,大学组织是学术自由性与受控性的对立统一体,大学组织特性的这种现实性定位以及学术人的现实性需要,也就决定了大学管理制度取向的应然状态:学术取向与政治经济取向的对立统一,辩证的统一;第五,大学组织运行的实然状态是政治、经济取向趋强而学术取向弱化,当前提倡大学要“去行政化”,似乎有回归大学学术本位的取向,但事实上去了行政,拒绝了政治、经济的“真实干涉”,也是一种不理智的做法。但在大学活动领域过度干涉和过度强化政治、经济力量,必然阻碍大学所具有的巨大的精神力量。社会的正常发展不是由政治、经济主导大学,而是要政治、经济服务于大学,按学术自由的法则去“真实干涉”大学,去支持大学组织的自主运行;第六,要实行大学管理制度取向的合理选择,就是要在正确理解和处理甚至兼顾学术、政治、经济辩证关系前提下逐步彰显学术而淡化政治、经济取向,要在重新定位和认可大学组织的双重品格基础上强化学术取向,要重新审视和反思大学管理制度,创建合理、合情、合法、合现实性的新型管理制度。
    祁型雨教授、孙绵涛教授、吴云勇副教授、马敬华博士、邓旭副教授等分别与康翠萍教授围绕报告内容进行了交流。祁型雨教授指出康教授谦虚务实的学术精神,以及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使得她对这一国家课题的研究进行的极为深入、硕果累累,祁教授特别指出从事严肃的学术研究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康教授长期坚守艰深的学术研究,以超凡的勇气和毅力到达一个又一个新的学术高峰;孙绵涛教授从本课题取得的成绩及其成绩背后的原因做了客观、公允的评论。孙教授指出本课题至少有以下显著成绩:第一,课题做的很深入,富有成果,本课题形成了十余篇高水准的学术论文,其中在《教育研究》上发表论文3篇,并且康教授就本课题的重大研究成果与人民出版社约稿的著作也即将出版;第二,康教授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上回答了中国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意义重大,所论述观点新颖、独到,在大学管理制度变革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孙老师在对康教授本课题所取得的重大成绩进行归因时指出:首先,康教授所取得的成绩是她本人长期执着对研究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并谆谆教导我们做学问要有坚忍不拔,长期钻研的精神;第二,严密的课题设计、有力的逻辑论证、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运用是康老师本课题取得重大成绩的条件和基础;第三,康老师对大学管理制度取向研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思考与哲学抽象,深刻展示了她个人极强的哲学功力以及思维张力,孙老师并以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为以及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例,鼓励我们多看一点哲学书,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第四,孙教授指出康老师对待学术论坛一丝不苟、高度关注学生学术成长的态度也是其重要原因。康教授的报告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到PPT的制作都非常的完美、精益,体现了对学生自我成长的极大关怀。吴云勇副教授从学术报告的广度、深度、高度三个维度谈了他自己的感受。吴云勇教授指出康教授的学术报告(课题研究)内容涉及包括组织行为学、学校管理学、高等教育学等在内的众多学科领域,并且纵深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关照现实、理论抽象与哲学思辨张力的统一。王刚副教授比较赞同以上诸位教授对康教授报告的评论,同时他也指出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也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本课题的研究推进过程的始终康教授组织了一支高素养的学术研究团队,在康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实现科研攻关,终于取得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同时希望能在本报告中看到与本研究相关核心概念的研究;马敬华博士则从宏观——微观、形式——内容、抽象——具体等三个方面对康教授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谈了自己的个人体会;邓旭副教授认为康教授在坚守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与哲学功力,达到一种高超的研究境界从而突破了一般女性难以把握哲学思辨张力的“常态”。
    孔含笑同学做了题为《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研究述评》的报告。报告分别从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研究的理论基础、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孔含笑认为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动机的研究;第二,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三,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的研究;第四,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风险及其影响的研究,并认为在该研究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趋向于从多种视角对该问题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分析。
    在听完孔含笑同学的研究报告后,王刚副教授、吴云勇副教授、康翠萍教授、祁型雨教授、孙绵涛教授分别提出了相关建议。王刚副教授指出,在做文献综述时,必须对相关核心概念做清晰的界定,比如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等概念的界定,同时还应对文献综述资料的获得渠道、来源,文献的层次以及评述要客观公正,言之有据;康翠萍教授指出,孔含笑同学的报告思路清晰,逻辑规范,是一篇比较专业的文献综述;祁型雨教授认为做文献综述要有研究的范畴,不在于告诉别人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主张什么;邓旭副教授则指出由研究问题导出研究趋势,缺少必要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考证不足,肯定是不能得出研究的趋势;孙绵涛则明确指出文献综述是做研究的基础,遵循思维路径:第一,界定研究的论域,即界定文本研究的范围,包括对文本中的时间、空间和基本概念做一些界定;第二,对研究对象综述一定要基于研究事实,进行客观陈述;第三,要有明确清晰的研究视角;第四,对文献进行评论时,要遵循一定的评论标准。
    最后整个论坛在欢欣鼓舞的氛围中结束。研究所严谨治学,务实求真,生动活泼的学术环境,尤其是康翠萍教授为我们全体研究生本届学术论坛上所提供的丰盛的学术盛宴,必定会让我们不少研究生同学仔细反刍回味。

首页   |    所内概况   |    人才培养   |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    党务工作   |    教师队伍   |    合作交流   |    社会服务   |    学会介绍   |   

版权所有: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技术支持:贺磊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邮编:110034 电话:024-86574440
传真:024-86576822 E-mial:rieea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