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暨 2006 年学术年会从9月22日到25日在沈阳师范大学隆重召开,经过与会学者们的紧张讨论,大会胜利落下了帷幕。本次大会交流了学术,研究了工作,圆满完成了预定的任务。本次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富有成效的大会。本次大会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会议规模大、层次高。
就本次大会的规模来看,可算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教育管理学术年会。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来自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位代表,这些代表中,既有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政府官员,还有来自学校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大会还收到与会代表提交的论文100多篇。
就本次大会的层次来看,也体现了较高的水平。这次大会的参会代表,不但有国内教育管理学界众多重量级的专家学者,而且还有许多教育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特邀嘉宾参会,使本次大会成为我国教育管理学会学术年会有史以来参会代表数量最多、层次最高的一次年会。
二、会议组织严密、形式灵活、活动规范
首先,大会组织严密。本次大会从9月22号开始到25号结束,历时四天。在这四天中,从大会代表的接待、报到,到大会的召开,以及用餐的安排,代表的参观旅游,直至代表们最后的顺利离开;从大会秘书处的成立并正式开展工作,到宣传、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具体展开,在到应对大会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的安排等等,其中牵扯到的工作千头万绪。正是在大会主办方和承办方的严密组织下,这些工作都得以顺利展开,从而保证了整个大会的召开有条不紊的进行。
其次,大会讨论形式灵活。这次大会的讨论形式,既有主会场全体集会式的重点讨论,又有分会场分组式的专门讨论,既保证了大家想聆听学习一些著名专家学者重要观点的需要,又做到尽可能多的满足参会人员发表自己观点、展示自我的要求;此外,本次大会的讨论,既有学术性较浓的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性较强的工作磋商,既展示了理论的新进展,又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了行动计划。
第三,大会活动规范。这次大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学术活动的规范性,具体而言,不仅体现在大会召开各项活动的进行都是按照学术活动的规范进行,而且一些具体细节方面还以国际学术活动的规范来进行,如在大会手册的印制上,采取了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大会间歇的茶叙,也是按照国际学术会议的要求进行准备的等等。
三、学术交流深入
围绕大会主题“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益”进行学术交流是本次大会的重点,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侧面和视角对大会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深化了对主题的认识,并就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了广泛共识。就代表们讨论的议题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与会代表就教育公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什么是教育公平?这是进行教育公平问题讨论的逻辑起点,也是众多关于教育公平重大理论问题的第一问。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公平是指政府公共教育经费举办的学校应当依法为公民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公平与质量的关系,公平与活力的关系,公平与选择的关系。也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公平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实现教育公平是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的。办什么性质的教育,用什么观念统领教育,办多大规模的教育,在怎样的水准上实现教育公平,都要受政治经济的制约。此外,与会代表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有学者从生活质量观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公平,认为教育公平是一个质量性的概念,实现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高质量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一种主观性的概念,表现为公平感,即人的主观性感受不同,就有不同的教育公平理解。
教育公平相关问题研究。有学者对教育公平和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教育不均衡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构想:围绕以政府责任为主,市场机制为辅,建设高效、公平的现代基础教育的总战略,推进教育公平;用制度约束政府部门追求“精英教育”政绩的倾向;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衡量区域社会发展的指标;对外生性均衡保持警惕;强化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有学者探讨了教育公平和宏志班问题,该研究者试图 通过对创办“宏志班”现象的分析,透视如何采取实际行动,在中等教育阶段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为探索教育在缩小社会阶层和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乃至和谐社会方面的价值贡献,提供一个积极而有力的例证。
也有学者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公平意识与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积极的实践建议:帮助教师澄清教育不公平与因材施教的区别;注意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解决师资和生源等“软资源”的均衡问题;处理好教学效率和教育公平的关系;在教育评价和教学互动中注意公平对待学生。
教育公平问题的凸现是由于出现了教育不公平,对于教育不公平的产生,有学者的观点得到了多数与会代表的认同,该学者认为, 就社会公平问题而言,市场导向的教育改革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增强教育制度的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扩大了学习者的选择权,还可以大大缓解国家投资教育的沉重负担;但另一方面,它却带来了诸多弊端尤其是加重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扩大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
大会一致认为,解决教育公平的对策和建议,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措施主要有:确立当前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阶段性目标和标准;建立健全国家对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检测督导制度;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局面,公办教育主要提供公平的教育,民办教育着重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加强社会舆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监督,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就此问题的沟通协商;保证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弱势地区和群体的扶持以及补偿的力度,促进教育公平。
微观层面的措施主要有: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和理想,因为素质教育既兼顾教育公平的要求,也体现了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处理好教育公平和公共教育的关系,不能因为过分强调公平而忽视了英才教育,要特别注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要把促进公平、提升质量和打造学校的品牌统一起来,不仅要解决硬件和投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教育质量问题;要坚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把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学校要重视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澄清教育公平和不公平的一些认识上的问题,使教师们明确教育公平的行为标准。
(二)教育效益和效能问题。
与会代表主要集中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对教育效能的理解。有学者通过对教育效能内涵与外延的探讨,提出了对教育效能的独到见解,认为教育效能是指人们有效获取和充分利用对培养人有利的各种资源,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以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标为核心,并能不断满足教育系统内外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其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和有效作用。以此为基础,该研究者提出一个探讨教育效能问题的系统分析框架,认为教育效能可分为动态教育效能和静态教育效能两个部分,动态教育效能包括教育管理效能和教育实施效能,教育管理效能主要分为教育行政效能和学校管理效能;教育实施效能主要分为教学效能和学生学习效能。静态教育效能包括范围层次教育效能,主体层面教育效能和文化层面教育效能,范围层次教育效能主要有社会教育效能,学校教育效能和家庭教育效能等。主体层面教育效能主要有学生效能,教师效能和管理者效能等。文化层面效能主要有物质层面的教育效能,制度层面的教育效能和精神层面的教育效能三部分。同时,该研究者对教育效能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探讨。
二是提高教育效益和效能的策略。与会代表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共识:第一,在目标和方向上,要坚持正确的办学、育人方向和正确的目标选择,这是提高教育效能的根本;第二,在评价上,要制定教育效益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教育效能进行评估,特别要注意的是学校加工和教育能力的评估;第三,在学校管理上,要树立节约的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建设节约型校园,防止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第四,在主体上,要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效益。
(三)教育公平与效益的关系问题
对教育公平和办学效益的关系,与会代表主要形成了两种意见,一是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二是认为两者之间是统一的,并行不悖的。从总体上看,大家普遍认为,教育公平和办学效益都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这两者是并行不悖和相互促进的,如有学者认为,公平与效益并不是相悖的,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还有学者也认为, 效率不能脱离公平来衡量,公平也不能脱离效率来衡量,教育公平本身就隐含有教育效率的意义,教育效率也体现着教育公平的价值,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教育效率的增长,另一方面,教育效率的提高,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建设与完善。
(四)其它相关问题的研究
在本次大会上,与会学者还就其它一些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的研究从侧面阐述了教育公平问题。有学者就 985 政策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 985 工程”政策是先有宏大政策目标的宣示,然后才有政策方案的设计,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理想导向而非问题导向型的政策制定。价值判断在先,政策方案在后;决策在先,具体方案设计在后;理想目标宣示在先,部门或具体政策在后,是“ 985 工程”政策制定过程的一个鲜明特点。
有学者讨论了教育公益性的维护问题,认为教育公益性是指教育活动应当尊重全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贯彻教育公益性要坚持三个原则和处理好三个关系,三个原则是政府坚持公益性原则,社会支持公益性原则,学校贯彻公益性原则;三个关系是公益性与民办的关系,公益性与社会要求的关系,公益性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有研究者对我国存在的巨型学校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 “巨型学校”是指在校生人数超过 3000 ,班级总数高于 60 的超大规模学校。巨型学校的成因并非在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而在于政府推动和名校逐利。巨型学校的问题有三:一是容易出现过度负债经营,二是存在规模不经济问题,三是导致新的学校发展不均衡。治理巨型学校是一项系统工程,观念层面需要重新认识学校组织的使命和作用;决策层面要出台相关政策来限定学校规模,尤其是要明确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规模上限;执行层面应拆分巨型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稳妥地解决学校规模超大的问题。
还有学者介绍了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武侯模式”,谈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三点体会,即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渗透于教育决策之中,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打破平均主义。
四、大会成功的原因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与来自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大会的准备开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的领导就对会议非常重视,不仅经常来电、来函询问大会的准备情况,而且还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尤其是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卢元锴教授,不辞辛劳专程从北京赶到沈阳,与组委会就有关大会召开的一系列具体组织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大会的主会场和各个分会场逐一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其次,沈阳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也与沈阳师范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大会召开的人、财、物、用的配备,都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大会召开前,学校就先后召开了有主要领导主持的两次会议,对大会的召开进行了部署和逐项具体工作落实的检查,并且对大会所需的资金、场地、用车等给予了优先支持。在大会进行过程中,学校还派专人负责会议和学校的协调工作。可以说,没有沈阳师范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没有这次大会的成功举办的。
第三,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为了保证大会的顺利召开,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的广大师生们作了大量具体、繁琐、细致的工作,从大会召开通知的寄发,回执的处理,代表证的设计制作,论文的整理和论文集的编排,宣传手册的印制,到大会代表的接待、报道注册,入住宾馆的安排,在到大会的现场服务,记录,照相,茶叙的准备,在到旅游的安排、代表的顺利离去等等,如果没有广大师生的夜以继日的辛劳,也就没有这次大会的成功。
第四,与会广大代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次大会共有来自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 300 多位代表参加,使本次学术年会成为教育管理学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年会。正是各位代表的们的积极参与、热烈讨论,才使本次会议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加深了认识,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并就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
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本次大会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由于压缩了大会召开的时间,致使整个会议的召开显得过于紧张;由于参会代表人数超出了预期较多,致使有一部分代表的住宿安排不是很令人满意等等,这也是我们以后需要改正的地方。